當“工業4.0”“智能制造”成為制造業的高頻詞,傳統設備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已不再是選擇題,而是關乎生存與發展的必答題。然而,從“制造”到“智造”的跨越,究竟難在哪里?傳統設備如何擺脫“純機械功能”的標簽,實現智能化的蝶變?
近日,廣東盤古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:盤古信息)CTO劉總與深圳市智晟威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:智晟威)董事長李總展開深度對話,以智晟威的轉型探索為例,拆解傳統設備廠家的數字化轉型路徑,為行業提供了一場充滿洞見的思想碰撞。
智晟威的轉型野心
“我們現階段的定位是——打造世界一流的SMT輸出設備世界第一品牌。”智晟威董事長李總的開場白,道出了這家企業的行業野心。作為SMT設備領域的頭部企業,智晟威在傳統設備制造領域已積累深厚功底,但李總并不滿足于此。
當被問及未來5年的定位變化時,李總給出了更具前瞻性的答案:“成為智能化的工業4.0設備制造商。”在他看來,工業4.0的核心是“智能化、少人化、科技化”,而這一轉型將從兩方面發力:一是讓產品“富有靈魂內涵”,通過軟硬件結合提升智能化水平;二是讓企業管理“更智能”,實現全流程的可視化與可控化。
從“燃油車”到“新能源汽車”:數字化轉型的本質躍遷
“智晟威的現狀,其實是中國很多設備廠商的縮影。”盤古信息CTO劉總以一個生動的比喻,點出了傳統設備企業轉型的核心命題——他將傳統設備比作“燃油車”,將數字化轉型后的智能設備比作“新能源汽車”,揭示了這場變革的“質的飛躍”。
產品的四大變革
l 從“機械化主導”到“電氣化躍升”:傳統設備如同燃油車,90%依賴機械化,僅10%涉及電氣化,核心訴求是“功能實現、成本控制、耐用性”;而智能設備如同新能源汽車,電氣化(智能化)比例將大幅超越機械化,軟件能力成為核心競爭力。
l 架構的根本性重構:燃油車的電器架構簡單,類似“30年前的CPU”,僅能滿足基礎功能;新能源汽車則基于強大的操作系統,需要整合智能交互、互聯網連接等復雜能力。同理,未來的智能設備需構建全新軟件架構,實現硬件、數據、場景的深度耦合。
l 服務本質的拓展:燃油車的核心是“安全駕駛”,而新能源汽車延伸出“智能駕駛、娛樂駕駛、舒適駕駛”等多元需求。智能設備也將超越“單一生產功能”,向“遠程管控、智能調整、數據反饋”等綜合服務能力升級。
l 客戶需求的倒逼升級
“就像汽車消費群體從‘70后’轉向‘90后、00后’,設備的客戶需求也在劇變。”盤古信息劉總強調,新一代客戶更注重個性化、智能化與體驗感:他們希望設備能與管理系統無縫對接,能通過iPad遠程掌控所有設備,能實現產能、維護的智能預警……這些需求正倒逼設備企業從“賣硬件”向“賣整體解決方案”轉型。
破局之路:從“找方向”到“建標準”
面對轉型的迫切與迷茫,智晟威李總直言:“我們需要借助盤古信息在智能化、數字化領域的深厚功底,讓轉型更順暢、更極致。”這種“專業伙伴+企業實踐”的模式,正是傳統設備企業破局的關鍵。
盤古信息劉總指出,轉型的核心在于重新定義設備:未來的SMT設備不應是孤立的機械,而應是“會思考、能聯動、可進化的智能終端”。具體而言,需從三方面入手:
1、構建統一的數字化標準:將過往零散的數字化嘗試整合,形成覆蓋研發、生產、售后的全流程標準體系;
2、軟硬件深度融合:以軟件賦予硬件“靈魂”,讓設備具備數據采集、分析、反饋的能力,而非單純的機械運動;
3、以客戶場景為導向:從“滿足功能”轉向“創造價值”,例如通過設備數據幫助客戶優化生產效率、預判維護需求。
“就像新能源汽車重新定義了‘出行’,智晟威也有望重新定義SMT設備的價值。”盤古信息劉總的這句話,既是對合作伙伴的期許,也是對整個行業的展望。
轉型不是“選擇題”,而是“生存題”
正如智晟威李總所言:“讓設備的管理、維護、產能更智能,一個指令就能解決問題——這就是我們追求的方向。”這場對話不僅展現了智晟威的轉型決心,更折射出傳統制造業在智能化浪潮中的集體求索。數字化轉型并非簡單的技術疊加,而是從產品架構到客戶認知的全方位革新。
訪談逐字稿(簡化版):
盤古信息劉總:請用一句話概括智晟威現階段的企業定位。
智晟威李總:打造世界一流的SMT輸出設備世界第一品牌。
盤古信息劉總:未來5年,智晟威的定位會發生什么變化?
智晟威李總:成為智能化的工業4.0設備制造商。
盤古信息劉總:您如何理解工業4.0?
智晟威李總:核心是智能化、少人化、科技化。
盤古信息劉總:工業4.0與智晟威的產品有何關系?已做了哪些工作?
智晟威李總:從兩方面發力:①管理端:打造數字化團隊,開發管理軟件,實現客戶端到售后端全流程可視化、可控化,結合精益生產提升品質;②產品端:讓產品更智能,適配無人化工廠,實現與網絡、管理系統的對接,通過軟硬件結合提升競爭力。
盤古信息劉總:傳統設備企業如何實現數字化轉型?
盤古信息劉總:可類比傳統燃油車向新能源汽車轉型:①產品端:從“機械化主導”轉向“電氣化(智能化)主導”,重構軟件架構,拓展服務本質;②需求端:客戶從“注重功能”轉向“注重智能體驗”,需匹配個性化、智能化需求。設備企業需從架構上變革,讓“純功能性設備”升級為“智能化終端”。
智晟威李總:我們過往數字化嘗試較雜亂,缺乏統一標準,希望借助盤古信息的經驗實現轉型,讓設備更智能,提升管理、維護、產能的智能化水平。
相關推薦
關注我們
抖音號
公眾號
視頻號
歡迎咨詢有關產品、實施及其他方面的問題,我們隨時準備好為您服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