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全球制造業版圖中,冠捷科技無疑是一個耀眼的名字。作為全球最大的液晶顯示器制造商,其產品涵蓋各類顯示器、平板等品類,市場占有率多年保持世界第一。這樣一家在全球制造領域占據重要地位的企業,如何持續領跑?其背后的智能化轉型之路,或許能為我們揭開全球制造標桿的神秘面紗。
近日,廣東盤古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(以下簡稱:盤古信息)CTO 劉鵬與冠捷科技福清 SMT 車間負責人林立展開了一場深度對話,圍繞冠捷引入盤古信息 IMS 系統后的制造革新,探尋全球制造布局下的標桿之道。
系統更迭:從“夠用”到“領跑”的必然選擇
冠捷在制造領域深耕多年,擁有深厚的底蘊。在引入盤古信息 IMS 系統之前,冠捷使用自有系統已達十余年,期間不斷打補丁,也曾覺得“挺順”。但隨著工業化、自動化尤其是數據化的飛速發展,舊系統在人機交互、數據呈現、底層數據抓取等方面逐漸跟不上需求,遭遇了發展瓶頸。
“我們希望能重新導入一套系統,滿足冠捷未來10年甚至20年的使用需求。”林立的話語道出了冠捷對系統的長遠考量。在對比了眾多進口廠商后,冠捷最終選擇了盤古信息。“無論是性能比還是價格比,盤古信息都更具優勢。”
實效凸顯:品質與效率的雙重飛躍
自 2022 年引入盤古信息 IMS 系統,經過一年半的實踐,其為冠捷帶來的改變是實實在在的。
l 從品質來看,冠捷的產品涵蓋代工與自有品牌,客戶面廣且對品質要求嚴苛。而通過盤古信息 IMS 系統,冠捷的品質得到了顯著提升。以直通率為例,目前實際直通率已達到 99.34%,這一數據的背后,是系統在質量管控各環節發揮的強大作用。
l 在效率方面,冠捷面臨著小批量多品種的挑戰,一條生產線一天甚至要換線 8 到 10 次。盤古信息 IMS 系統通過智能分析換線效率、預測切換高峰與低峰等,幫助冠捷提前做好人員、物料等資源協調,確保了生產關鍵指標的高水準運行。
林立表示,基于內部計算,投入的資金有望在 2 年內回收,甚至可能超過預期。這充分說明了盤古信息 IMS 系統在提升生產效益方面的顯著成效。
管理革新:從 “追溯工具” 到 “智能中樞”
“過去的系統更多是品質追溯和查詢工具,而盤古信息 IMS 系統更像是一個管理工具。” 林立的這一感受,道出了新舊系統的本質區別。
通過盤古信息 IMS 系統,冠捷構建起了類似“管理的 Sensor”的體系。在戰情中心的看板上,管理人員能快速獲取人力到崗情況、設備運行狀態、設備稼動狀況、CPH 值、OEE、直通率等關鍵信息,10 秒鐘內就能掌握工廠的整體情況。
系統就像在工廠部署了無數個數據傳感器,實時捕捉生產、品質、效率、物料等各方面的異常信息。基于這些海量數據,通過計算模型和算法,轉化為管理決策的依據,實現了資源的最優匹配和調度。管理人員無論身處何地,通過手機等設備就能快速獲取工廠信息,讓管理變得更加精準和高效。
智能升級:賦能柔性生產與全球布局
盤古信息 IMS 系統為冠捷帶來的不僅是當下的改變,更支撐了其柔性化、定制化生產,助力其全球制造布局。
l 系統與WMS 系統、AGV、智能方艙亮燈貨架、分揀機器臂、X-RAY 點料機等智能硬件設施深度融合,實現了物料精細化管理、自動出入庫、自動配送等。在生產過程中,系統實時監控生產進度及要素狀態,基于前置時間提前通知換線準備,結合 SPI 及 AOI 設備檢測數據進行 SPC 統計分析和智能安燈管理,提高了換線效率和上料防錯能力。
l 同時,系統導入過程管理引擎,支持自定義工序、快速配置采集項等,能快速響應產線管控需求。通過人臉識別、射頻識別等技術,實現了作業指導書智能分發、人員技能管理、產品信息關聯及防錯等管理。
l 各環節的系統數據匯聚到戰情中心,應用數字孿生技術實時動態映射制造現場,為不同層級人員提供決策支撐數據,讓管理人員隨時隨地掌握關鍵 KPI,為操作人員提供具體工作任務等,實現了智能制造全場景的打通。
冠捷科技在全球制造領域的標桿地位,離不開其對精益制造和信息化的深刻理解與實踐。而盤古信息 IMS 系統的引入,無疑為其在智能化轉型的道路上注入了強大動力,也為更多制造企業的升級提供了寶貴的借鑒經驗。在全球制造格局不斷演變的當下,以冠捷為代表的企業正通過智能化手段,持續刷新著全球制造的新高度。
相關推薦
關注我們
抖音號
公眾號
視頻號
歡迎咨詢有關產品、實施及其他方面的問題,我們隨時準備好為您服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