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中山奧尼視訊新制造基地的智能產線開始運轉,當越南工廠的裝修進入尾聲,奧尼視訊的國際化制造版圖正悄然鋪開。從電腦城的小店到上市公司,從PC攝像頭到AI智能設備,奧尼視訊的20多年,恰是中國制造業從“國內內卷”到“全球競合”的縮影。
近日,廣東盤古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“盤古信息”)CTO 劉鵬與奧尼視訊科技(中山)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“奧尼視訊”)副總裁吳總圍繞“國際化制造能力”展開深度對話,揭秘一家中國企業如何在行業迭代中活下來、走出去,更探討了智能制造時代,中國企業的破局之道。
從“找代理”到“創品牌”
“當時在電腦城,有錢都難找到代理。” 吳總的一句話,拉開了奧尼視訊創業的序幕。2000 年初,帶著自己搞研發、自己做品牌的樸素想法,團隊扎根深圳,而網絡普及的浪潮,讓他們敏銳捕捉到了聊天視頻的需求 —— 這便是奧尼視訊與攝像頭的第一次結緣。
談及品牌基因,吳總眼中閃著光。2002 年注冊的“ANC”商標,藏著對國際化的最初向往;從“ANC”音譯而來的“奧尼視訊”,補上了中文市場的拼圖;而綠色青蛙的LOGO,更是直白地詮釋了初心:青蛙的眼睛象征攝像頭,嘴巴代表音頻設備,綠色則承載著“環保工廠”的愿景。“我們就想做服務‘眼睛和耳朵’的事,20年沒改過。”這份堅守,讓奧尼視訊從電腦城,一步步站上了資本市場的舞臺。而這份對專注的執念,也成了后來應對行業巨變的“定海神針”。
從PC 時代到AI 浪潮:活下去的核心是 “與時代同步”
“當品牌機自帶攝像頭、筆記本成為主流,很多同行倒下了。” 盤古信息劉總的提問,戳中了行業轉型的痛點。吳總卻坦言,奧尼視訊的“活法”很簡單:在堅守中迭代。
l 專注:
從最初的 PC 聊天攝像頭,到互聯網普及后的網絡攝像頭,再到 4G 時代的 AI 攝像機,奧尼視訊始終盯著“眼睛和耳朵”的需求變化。“我們不做雜事,就深耕這兩個領域。”吳總強調,當行業在“要不要放棄攝像頭”的猶豫中搖擺時,奧尼視訊選擇了把一件事做透—— 這種專注,讓它在組裝機沒落、筆記本崛起的浪潮中,找到了新的航道。
l 踩準節奏
吳總提到,國家對智能制造的政策紅利、技術迭代的機遇,奧尼視訊都 “剛好趕上”。但這份 “幸運” 的背后,是 “比時代快半步” 的敏銳:當別人還在做硬件組裝時,奧尼視訊已開始布局軟件與硬件的融合;當國內市場內卷時,它已悄悄把目光投向了全球。
從中山基地到全球布局:國際化制造,繞不開的數字化基建
“中山的新基地是‘家’,海外工廠是‘出海的船’。” 站在奧尼視訊中山智能制造基地的車間里,吳總指著世界一流的設備說。但他更清楚,硬件只是基礎,真正支撐 “全球制造” 的,是看不見的 “數字化基建”。
為了應對全球化競爭,奧尼視訊這兩年動作頻頻:
l 換掉傳統 ERP,上線 SAP 系統,打通研發、生產、供應鏈的全流程數據;
l 迭代 MES 系統,選擇與盤古信息合作,目標是 “一年內實現生產數字化智能化”;
l 越南工廠加速裝修,未來將成為輻射東南亞的制造樞紐。
“不是我們想出去,是市場逼著我們出去。”吳總坦言,當國內人力成本上升、國際客戶對 高端制造的要求提高,“小池塘”已容不下奧尼視訊的發展。而數字化,正是從 “內河” 駛向“大海”的“船票”—— 通過盤古信息MES 系統,生產數據實時采集、流程標準化、質量可追溯。
給同行的心里話:數字化轉型,別等 “船到橋頭” 才補票
“剛開始做品牌時,我們是摸著石頭過河;現在搞數字化,也是一樣。” 作為制造老兵,吳總給正在轉型的企業提了三個建議:
l 管理先于系統:別盲目追求“高大上”的系統,先想清楚自己的管理需求。奧尼視訊 05 年就上了基礎 SMT 系統,正是因為“把管理放在第一位”
l 小步快跑,逐步迭代:奧尼視訊選擇盤古信息MES,就是先聚焦 “生產端能力提升”,再逐步擴展;
l 跟緊時代,但別盲從:數字化不是趕時髦,而是為了“高質量發展”。當企業要進入國際賽道,系統必須能支撐更高的效率和標準。
未來已來:智能制造的三個關鍵詞
談及未來,吳總的答案很明確:中國制造業要在國際競爭中站穩腳跟,智能制造必須抓住三個核心
l 自動化:生產線要盡可能少人化,向海爾、小米的燈塔工廠看齊
l 數據化:從生產到市場,每個環節都要數字化,數據才能驅動決策
l 高端化:不只賣產品,更要讓客戶認可中國的技術和品牌,這才是“走出去”的底氣
從深圳小店到全球制造,奧尼視訊的故事,是無數中國企業的縮影:在堅守中找方向,在迭代中謀突破,在數字化中筑根基。正如吳總所說:“走出去不是選擇題,是必答題。而做好智能制造,就是這道題的最優解。”
未來,盤古信息將與奧尼視訊一起,以數字化為筆,在全球制造的版圖上,寫下屬于中國企業的答案。
相關推薦
關注我們
抖音號
公眾號
視頻號
歡迎咨詢有關產品、實施及其他方面的問題,我們隨時準備好為您服務。